李从国:“道德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?
2018-07-12 16:20:17
  • 0
  • 0
  • 45
  • 0

 

(文/李从国,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)

    忽视、排斥甚至割裂人的天性即自然属性,是中国现代人文科学与传统文化决裂的标志。仅把人当成“社会的人”来看待、彻底割裂人的自然属性,是现代人文科学致命的残缺。

    而把既与人的自然天性相关,又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关,作为人的思想行为规范的“道德”,指驴为马、斩钉截铁、一厢情愿地仅仅从人的社会属性即“社会角色”的维度去武断定义解释,则是现代人文科学彻底斩断了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证据。

    体现现代人文科学对“道德”最权威的解释的,莫过于汉语字典。打开汉语字典,是这样解释道德的:1、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、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,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、标准和规范的总和。道德规范的调控作用几乎体现于人们的所有活动领域,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也体现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。道德属于上层建筑,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。2、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,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。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......

    汉语字典对“道德”的这个解释,片面武断、死板肤浅。原因是它仅仅解释了“德”的一面,丝毫没有涉及对“道”的解释,甚至完全是有意回避了对“道”的牵涉,结果只能说是一个以对基于人的社会属性的“德”的解释,去武断地代替还必须包含人的自然天性的“道”的解释,最终是一个残缺肤浅的“道德”解释。人的文化是用来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,对一个社会的水平和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。然而回避人的自然属性,几乎可以说是现代人文科学学科的共性,同时也是这类科学的残缺。打开汉语字典所有对人文科学学科所有定义的解释,从对人的解释到事的定义,如人、生命、物质、意识、思想、政治、法律、制度、体制、教育、管理等等等等,因统统都避开了人的自然天性,故统统都是自欺欺人的残缺。用残缺的“道德”来维系人的思想行为,而且不允许研究争论,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这也许是人的部落为什么一直摆不脱野蛮粗陋的“动物社会”的基本原因。一个不尊重人的自然天性的部落,是永远也迈不进文明的门槛的。

    就“道德”而言,其中的“道”指的是“天道”,寓意人的行为要受到天道的约束,所依据的是人的自然属性;其中的“德”指的是社会的“世德”,寓意人的行为不能违反社会的法度规则。故对“道德”的定义应该是:所谓道德,指评价、约束人的思想行为的天道和世德。很显然,汉语字典中对“道德”的定义和解释只顾及了“世德”这一个侧面,完全回避了“天道”的另一侧面,根本上讲是完全否定了人万物之灵的天性,只把人当成一个社会动物、一颗世俗棋子来看待,是对人性的蔑视。

    其实,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“道德”是一对基本范畴。“道”、“德”对举,始于孔子,《论语·述而》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”。《老子》对道、德作了升华。“道”原意为人行的道路,用作伦理范畴,通常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,亦指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本体;“德”与“得”相通,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“道”的特殊性质。“故德者得也。得也者,其谓所得以然也”(《管子·心术上》)。在伦理学意义上,“道”指人所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,“德”指合乎“道”的行为和品德。“道”与 “德” 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开始联用,合成一词。《管子·君臣下》说:“道德定于上,则百姓化于下矣”。《荀子·劝学》也说:“故学至乎礼而止矣,夫是之谓道德之极”。在古人的伦理思想中,处处蕴含着“道之于天”、“德之于世”的对应关系。

    我们每个人,都是天地的造化,都是活在江湖的天使,人生既要坚守天道,又不能违背世德,故人需要讲道德!无道之人,无论多么荣华富贵然而活不出万物之灵的究竟;无德之人,无论贫富贱贵都会令人嗤之以鼻!

   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,天下最大的学问莫过于人学。在人的学问中,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“道德”,因为道德是评价约束人的思想行为的尺度。定道德的坐标偏了,看道德的眼光邪了,写道德的文字错了,道德沦丧、文化沉沦、诚信崩溃、人渣横流、回归丛林就开始蔓延了。对一个现代社会而言,道德的残缺是极为可怕的,因为道德是社会生命的根。

    特别值得中国知识分子庆幸的,是近年沉寂了500多年的王阳明心学解禁复活了!心学的复活意味着被斩断了的中华传统文化血脉重新链接了,炎黄子孙失魂落魄的日子有可能结束了。新时代,因具有中华文化的灵魂而得道天助的全新气象,炎黄子孙灵魂因失而复得而精神焕发。尽管人的个性解放全面发展还只有一丝征兆,但这分征兆来之不易,我们都要无比珍惜。

    追根刨底问“道德”,你感应到了新时代的“灵魂”了吗?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